Photobook Hour

莊媖智《A Time to Scatter Stones》

日期│2021.9.3

時間|2021.9.3(五)19:30-21:30 
講者|莊媖智
地點|Lightbox 攝影圖書室


|講座上半場|

在正式開始講之前,我先將《A Time to Scatter Stones》翻過一遍,讓各位比較清楚我待會所分享的內容。本書是關於一些年長神父最後一段的生命經驗。攝影集的題目來自於《聖經:傳道書》第三章: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

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哭有時,笑有時;

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

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

題目來自於「拋擲石頭有時」,源自猶太人舉行親人葬禮時會在墓穴撒下一把石頭的習俗。這個攝影計畫主要拍攝的地點為「頤福園」;拍攝時間是自2018年到2020年的聖誕節。

在台灣的天主教徒算相對小眾,人們對天主教會的認識也比較淺,而我自己也不是天主教徒。頤福園是天主教耶穌會退休神父的安養中心,這並非典型的安養照護中心,更像是宿舍和醫院的混合體,是修會成立照護年長神父的機構。每次大約會有十多位80、90幾歲的神父入住,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多數來自西班牙、加拿大、義大利和菲律賓等)。因為長年的養成與獨立的個性,通常會入住頤福園的神父通常是身體功能到比較後期的階段。

頤福園大多設計為無障礙空間,也有寬敞的走廊讓輪椅自由通行。神父們會有各自的小房間,並於其中自行做簡單的佈置。值得一提的是,神父們非常重視隱私,和一般後期安養院不同,每間房門會上鎖。園區的中心設有一間小聖堂,是神父們重要的敬禱禮拜場域,每日會在此進行兩次彌撒和不定期的禱告。平時會舉辦一些節慶活動,讓神父與來自外界的信眾一起參與。

計畫緣起

很多人會好奇,為何不是教徒的我會開始進行這個計畫。我想同時有很多理由,其中一個是我看了Jackie Nickerson的攝影書《Faith》,拍攝北愛爾蘭的修會。她的成名作則是拍攝南非和辛巴威農民的《Farm》

《Faith》的拍攝手法像雜誌一樣般,燈光打得非常均勻,並富含設計感。這本書也給了我一些想法,一方面是不知為何,我對這個主題有些觸動;另一方面是,我或許不想把燈打得這麼漂亮,希望是以自然光呈現。

一開始要回到我原本進行的社區計畫,也因此有陣子我常去位於台北中山北路上的聖多福教堂。當時我遇到一群修女,靈機一動詢問我可否拍攝他們的住所,修女們說要回去開會決定。我當下聽聽並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過了兩週後修女們真的回覆並答應我的要求。2015年,我前往位在泰山、修女們居住的地方,那裡的沉靜並帶有歷史感的氛圍非常吸引我,也引發了我開始想拍攝不同的修會和隱修院的想法。

隱修院是立誓神父和修女進修的場所,據我所知,台灣有四座隱修院。計畫的出發點,是想要了解選擇這樣精神生活的人,以及這個選擇後續形成的影響。也因為這個開端,朋友建議我造訪頤福園,介紹我去協助拍攝頤福園的活動,而當時我的直覺也告訴自己,希望能在此停留並建立更深厚的關係,這跟我之前拍攝的《西門時刻》很不同,且這類的影像在視覺呈現上並不討喜。

然而,建立信任關係的過程非常漫長不易。有次我造訪頤福園的起居室(神父平日生活的公共空間),遇到一位西班牙神父,他問我來做什麼,我回答說明想要拍攝的攝影計畫。神父起初聽了有些生氣的說:「你不應該想要來這裡拿走什麼,要想你可以為這裡貢獻什麼。」他舉例可以幫忙種些花木,但我不會種樹,便說能否為他讀報。他應允並挑了一則英文報導讓我讀給他聽。因為年老神父有些重聽,我便在安靜的起居室中大聲讀報。而讀的過程我才發現,那則報導剛好幾年前是講述美國賓州神父性侵兒童的新聞,內容鉅細彌遺的描述案件審理的過程。神父聽了說:這些人很不好,我也回應他:恩,這些人很不好。後來回想起,我似乎常常在拍攝時,讓自己陷入諸如此類的窘境。但取得信任的過程雖然困難,但當神父們相信你之後,便會全然的信任。

如何決定拍攝的類型?

我的偏好是半開放性地與場域對話,雖然有特定想拍攝的標的,但我仍會看看當時會得到哪些反饋,再來進行調整。最初,我考慮了三種方向:一是紀實攝影,如Martine Franck的《Le Temps de Viellir》,拍攝老農的生活;二是源於我發現神父們會收集一些對自己有深刻意義的影像和文件,但後來我發現很難說服神父們讓我使用這些內容;三是近年攝影書很多結合虛構的故事的方式,如Maja Daniels《Elf Dalia》,講述瑞典北方村莊的民俗與老照片交織而成的故事。

最後我還是決定以紀實為主,並以結合空間、肖像、靜物和活動等不同方式呈現。

頤福園很特別的部分是,他們很重視儀式的舉辦,也讓年事已高的神父盡可能地參與這些活動。此外,我也協助處理了大約200多張遺照,許多神父去世時並沒有適合的照片,有時用證件照、生活照,或和信徒拍攝的合照裁切作為遺照之用。我協助園方將既有的資料清理、掃描,整理成電子檔。在這個過程中,能感受到歷來神父的存在與消逝,不過我並未將這些照片用在攝影集中。

執行計畫時遇到的情境

除了幫忙園方進行活動攝影,我同時利用空擋拍攝自己的作品。在計畫進行的過程中,我便發現不太可能如我先前提出想深入建立關係,除了因神父身體與精神狀況都不是很好外,他們的活動時間也很短暫且相似。我如果想邀請他們去戶外陽光下拍攝,也要非常小心注意他們的狀況。而院內的工作人員來來去去,也讓我很難每次都詳細說明計畫進行的原委。

而培養心理韌性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往往神父將屆死亡,也會讓我的照片越來越黑暗。另外因為我也拍攝神父的遺物,神父是沒有財產的,當他們過世時,身後的事物往往處理得很快。我一開始總感覺不近人情,但後來也認識到,當他們立誓當神父時就已選擇拋棄這些了,對於所有物的概念也是不同的。

因為我希望以自然光拍攝,但頤福園的室內空間昏暗,在拍攝肖像時除了必須使用腳架外,神父們也通常無法維持姿勢不動。在這樣的拍攝條件下,拍攝成果在印刷時很容易造成髒髒灰灰的結果。另外,神父們跟我約定的時間往往非常短暫,要抓緊他們飯後短暫的休息時間進行計畫。這些種種都增加了我拍攝的困難。

最終,我選擇一條自己可以接受的道路。而這個計畫最困難的部分是包含攝影倫理、現實條件、身心狀態和創作間的平衡點。到底該呈現什麼是可以在倫理上被接受的,又該如何誠實負責的面對創作,都是我在計畫中持續問自己的問題。我認為,最終事實上是價值觀的展現。

這本書有80%攝於頤福園,另外20%則是在「靜山靈修中心」。這是耶穌會的重要機構,很多神父在此發願,到頤福園養老,最後回到靜山靈修中心安葬(耶穌會是採土葬儀式)。靜山位於彰化,別於山下的嘈雜,很像進入另一個寧靜的世界。而我拜訪的時候正好有兩位神父和兩位信眾在靈修,而靈修時是不能說話的。神父邀請我一起靈修,我因此也加入了他們,和神父們及兩隻大黑狗一起生活。大黑狗對我似乎沒有什麼興趣、但也沒有意見,神父發現這件事覺得很開心。我們很平和的相處。

在靜山時,我似乎見證了時代遺留的痕跡,不論是家具與建築裝飾,都保留了一種很優雅寂靜的狀態。在世界上願意擔任天主教神父的人越來越少了,他們近年似乎也因為財務壓力,有可能要出售這個地方,我認為這非常可惜。

Alec Soth的攝影書工作坊

在拍攝了一年後,因為《西門時刻》的反饋經驗,我認識到跨文化的閱讀仍有差異。我認為我需要將這個計畫給熟悉天主教系統的外國專業攝影師看看,我想了解在這個體系背景成長的人是怎麼理解這樣的內容,而在此期間,我剛好看到攝影師Alec Soth在溫哥華的外島舉辦了一個攝影書工作坊。

我很幸運地從200多位報名者中被選入,參與工作坊的學員來自的各方,不論是New York Times的攝影師、當地大學的攝影老師、設計師等都很認真。兩天的工作坊中,Alec Soth也給了我非常多很好的建議,其中他建議我要設定一個母題(motif)去串接,例如他自己是用「夢想」去串接他的美國攝影計畫。

實務上的建議是,他認為我的照片中的視角太高了,而神父平常不是躺著就是坐輪椅,他建議我也弄台輪椅,用跟神父們一樣的高度拍攝。我認為這個建議很對,而我的父母剛好有兩台輪椅,每當我回家,常常想是不是可以借一台來用。雖然最終因為園方管理階層更換等種種原因,我沒有用這個方式進行,但之後我便很注意我的視角。

我也開始思考作品中的母題,如:光明和黑暗(傷痕、死亡和希望)、 樹木和石頭 (聖經中常有的意象)、模糊的疆界(快要過世神父的精神意識與消融的狀態)、等待(神父們等待前往上帝的國度)、寂靜(如靜山,像是靈魂在大地角落的幽微光線)。

神父會在園區樹木的根中間放置小耶穌像,但園丁很不開心。但想這些小塑像都是神父掙扎的推著輪椅、辛苦所放置的。我有時會想起之前看過的故事,述說人的一生是走在沙漠中,有時會遭遇沙塵暴等磨難,不論順利與否,總是會經歷一些刮痕。而我照片中所拍攝下的光線,也讓我聯想起這些刮(傷)痕。此外,因為神父們其實看不太清楚,有些照片我會用超大的光圈處理細緻的事物,像是模擬神父的視線般定焦在細微的事物上。

呼應自身處境

上述的說明與聯想往往呼應了我自身的狀態,我想很多攝影師在拍攝時也都會有類似的狀況。2021年是我父親被診斷出失智的第十年,全家人都處於一種停滯,但又害怕下一階段的狀態中,這也與我前面說的「等待」的感覺很相似。而我個人則是要面對如何接受自己是有極限、有所限制的。為了理解自己的處境,我閱讀了大量的希臘神話與榮格學派等心理分析的書。例如站在陰陽交界的黑卡蒂(Hecate),是守護人間和陰間靈魂的引路人與守護者的神祇,處理過度、等待的中間狀態,也就是中介狀態(Liminality)。這整套作品是想要呼應這樣的核心,也跟我自己的關係也很深。

所有攝影師都會很嚮往拍攝下神聖的時刻,但在頤福園,這些時刻通常發生在最不起眼的時候。某次復活節活動結束後,幾位神父默默走到耶穌聖體旁靜禱,對應著外面亂轟轟收拾場復的情況,那些畫面顯得異常寧靜神聖。而那時的我也僅是遠遠的看著,並沒有拿起相機。

 

|Q&A:Part I|

觀眾:

老師好,想詢問一個較細節的問題,您有提到神父不信任您的過程,那麼在拍攝此計畫前需要先詢問所有神父的意願嗎?還是透過單方面接洽取得這個機會(有些好奇在這樣一個場域內的計畫要事先讓所有在場者都知道會被拍攝嗎,謝謝!)

莊媖智:

一開始要先爭取整個機構的同意,若拍攝活動紀錄,神父們都很能夠接受;但如果要拍攝肖像,就必須個別一一詢問,所以是要看情境而定。

觀眾:

想請問講者在這段拍攝的經歷之後,對宗教有什麼想法是改變了的嗎?或是新的想法?

莊媖智: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但我不太會回答,只能說某個程度有改變我,不過我還不確定是什麼。

觀眾:

請問老師本身是天主教嗎?

莊媖智:

不是,神父們都很想知道我是不是教徒。但知道我不是教徒後,神父也不會強迫我,只會露出一種意味深長但溫暖同情的神秘表情。

觀眾:

請問老師原本所學非攝影,那是什麼契機接觸攝影,以及這過程都很順利作品被認同賞識嗎?除了熱情有什麼支撐自己呢?

莊媖智:

我以前在國外讀書時,在社區中心有上一些基礎攝影課,我當然也上了一些其他課,但就是在拿到相機後,比較能表達自己、也比較對味。堅持攝影這件事本身還蠻困難的,在台灣的環境,我如果想要一直學各類的攝影並進步,因為沒有系統性地學習環境,其實是很難支撐的。但是在進行《西門時刻》的攝影計畫時我運氣不錯,有受到某個程度的認可,但要如何在不一定受到認可的情況下繼續創作,我想每個人想要創作的理由不同。攝影對我來說是可以平衡我生活中的另一個部分,我可以透過攝影,接觸不同的人、使用腦中平常不會用到的知識。問為何要支撐,就要看你本身有多喜歡這件事吧。

觀眾:

請問講者為什麼選擇4:5的比例作為照片的比例?

莊媖智:

這些照片是用數位拍攝,本來並非4:5。如果用4:5比例的底片來拍攝,照片會很發散、比較適合街拍、決定性的瞬間的形式。而4:5這樣的形式在攝影史傳統中是具有一定的位置的。我覺得這樣的呈現形式不會過度發散,我個人覺得是適合也舒適的。

觀眾:

非教徒的你,你覺得要多了解天主教才能拍攝?會覺得自己是個外人嗎?

莊媖智:

我雖非天主教徒,我是基督徒但沒有受洗,所以我在拍攝時並沒有覺得自己離得太遠。一開始我有想過要好好讀一遍《聖經》,說不定在過程中會有些靈感與啟發,但後來發現很困難。

 

|講座下半場|
攝影書作為作品

我一開始便是想做「攝影書」,雖然我並不排斥,但我並沒有想過用上牆的方式呈現。在台灣,很多做攝影書的經驗都會有種血淚斑斑的感覺,我自己最初決定要做哪一類的攝影書時,有想了三個類別:

一是「Artist’s book」,像是雕塑品、注重材質和裝幀,與觀者的互動。這樣的書本身就是藝術品,但也很難量產。二是傳統的攝影書,與出版社合作並大量印刷,如Robert Frank的《The Americans》。三是介於兩者中間,如義大利出版社Origini Edizioni,注重質感和裝幀,但因為製作困難,出版量大約是150-200本左右,價格也會比較高。

我的考量很簡單,我考慮神父會不會跟我索書,考慮成本和流通性,我選擇傳統攝影書。而這種類型相當強調影像本身和編輯,但我本身並不擅長、經驗也只有上一本《西門時刻》。然而,在台灣少有學習影像編輯的系統性訓練,甚至國外也很少見,很多國外出版社有inhouse的專業編輯協助攝影師。但在台灣相對沒有這樣的資源,而自認為沒有天份的我則認為自己需要從零開始學習如何製作攝影書,我開始大量閱讀攝影書(上百本)、做筆記分析。我也會開始挑出我想要學習的書,如Trent Parke《Minutes to Midnight》、Raymond Meeks《Halfstory Halflife》、Gregory Halpern《ZZYZX》、Alec Soth《Songbook》、志賀理江子《螺旋海岸》、深瀨昌久《鴉》、Rebecca Norris Webb《My Dakota》等。

我的做法是在閱讀後,寫下我的分析,描述出書本是怎麼佈局、用了幾張照片、開本多少、蝴蝶頁用什麼顏色、中心主題是什麼、開展出想要敘述的內涵。每個章節、照片並排的幀數多少張後翻閱為單張、左右頁的佈局,視覺感的節奏與流動設定等。我大約做了3、40本這樣的筆記。但因為我不是行家、也很初階,我並不是很確定這件事是不是全然正向的幫助,總之,我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習製作攝影書。

影像編輯

分成挑選(editing)和編排(sequencing),考慮主題精神和串接照片,有時候攝影書中並不一定放入最好的照片,而是為了整體的編排而挑選適合的照片。

我在製作《西門時刻》時,是用A4紙印出相片來編排,鋪滿整個地板,然後再製作了四版小書。而《A Time to Scatter Stones》則是輸出小照片,排列出自己覺得適合的樣子。

攝影書的設計

我一開始定調《A Time to Scatter Stones》是一本低調、安靜的傳統攝影書,不同於相對嘈雜、瘋狂的《西門時刻》。

書的開本,我參考了Jen Davis的《Eleven Years》,我喜歡這本書使用23.5x27公分的開本和古典置放方式,周圍保留大量的空白,讓攝影很像一幅幅的畫。我也不希望書本太大,除了成本考量,我不希望神父翻閱時會有壓力。但我的影像相較於這本攝影書更大,主要是因為我的相片更著重細節的緣故。

本書採用精裝穿線、封面設計則考量符合主題精神,這也要謝謝我的設計師跟我密切的溝通。內頁落版方面,牽涉到照片大小、是否跨頁(台灣有些攝影師很不喜歡跨頁,但日本赤赤社出版的攝影書則出現大量的跨頁照片,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並列、左頁、空白、滿版選擇(這本攝影書我沒有使用滿版),並注意一些很小的細節等。紙張的選擇,最初我想要選偏黃厚度高的質感紙,但最後無法印製,只好置換。

封面的設計

封面文字設計成像是石頭滾落地面散開的模樣,也像神父們緩步行走的步伐,書封的藍灰調則與神父們的灰色服飾相近、蝴蝶頁選用膚色,攤開書頁時很像是神父張開雙手的模樣,也像是引領聖體的雙手。

書的封面僅呈現採用古典襯線字的書名,並且,我希望不要出現我的名字和照片,這跟很多攝影書以決定性的照片放在封面吸引讀者是比較不同的。

書封我選用的布面裝幀,呈現溫柔低調的感覺;蝴蝶頁則不同於一般攝影書的蝴蝶頁強調支撐的硬質紙材,我反而希望蝴蝶頁的觸感可以更加溫暖柔軟,所以我盡可能地選了一個稍可支撐、但觸感較好的紙質。

書的段落和照片編輯

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段落,外部進入、祭典儀禮、死亡衰弱、回返的過程。我自認本書的編排並沒有很有創意,左頁和跨頁通常作為段落結束或起始,考慮形狀和顏色,象徵和隱喻、觀者和被攝者視線的流動、視點轉換,翻閱時殘影的停留等諸如此類。

我希望能在照片編輯保有想像空間,譬如《A Time to Scatter Stones》在最後一節是一個「往下」的過程,內容包含頤福園的地下室,這裡也是神父去世後,在這裡清洗,隔日一早便會送到彰化靜山安葬。例如另外這張復活節的活動照片,我認為很像守靈的照片,我希望透過影像的拼貼去引導讀者注意到一些光影和細節。

書本印刷

在台灣,大部分的印刷廠很少有精緻攝影書的印刷經驗,所以印刷一直都是在台製作攝影書常遇到的問題。製作《西門時刻》的經驗讓我學到很多教訓,當時是做數位印刷,常常在印刷出狀況時,卻被告知是檔案本身有問題。最後,我的方法是把每家印廠跟我說的話記下來,並跟另一間印廠確認。

而《A Time to Scatter Stones》因採大量印刷,考量到快乾性,我選擇以UV油墨印刷。有些人不喜歡UV油墨,因為它乾躁後顏色會顯得很重。然而因印刷期遭遇台灣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事後回想我的選擇還是正確的,當時整個印廠只有我使用的機器在運作,後來還剛好碰到大停電,場面變得很混亂。

在紙張選擇上,我設想印廠應該要能提供專業建議,但因為台灣印廠也較少有印製高級或特殊紙裁的經驗,所以他們也無法預期會產生的效果。最後,我還是選了印廠熟悉的日本雪銅紙,也是運氣不錯,紙張微亮偏黃的質感算是符合我的需求。

最大的問題是顏色控管,檔案、數位樣和上機樣一直沒有辦法取得平衡,這也使我遇到很大的困難。機器與檔案的校正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我後來也妥協,為了配合印廠的機器,將檔案調整為偏冷色調,但這並不是正規的做法。

此外,我也很好奇大家如何處理攝影書的品管,在台灣好像都是採大量印刷,不良品就丟棄。但攝影書很講究品質,我希望成果都是好的,最後我選了一天去印場逐本檢查了整整九小時,自己確認每一本書的狀態。我相信愛攝影書的人,絕對不可能拿到一本很糟糕的書。

Alec Soth工作坊《如何幫你的魚呼吸》(Helping Your Fish Breathe)

Fishing, like photography, is a great hobby, but a tough career.

釣魚這件事就像攝影,是個很好的嗜好,但是個很困難的事業。

If you want to share your catch with others,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xidermy and fishkeeping.

如果你要分享,請考慮標本和活魚的差別。

Fish tanks are for fish, aquariums are for ecosystems.

魚缸是養魚用的,但水族館要考慮生態系統。

A memorable aquarium will contain at least one exotic species.

令人印象深刻的水族館通常會有一隻很特殊的魚種。

It’s okay to have a ceramic pirate’s chest, 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filtration.

你可以拿海盜藏寶箱裝飾水族箱,但更加重要的是魚缸的過濾系統。

A good photobook is an ecosystem.

好的攝影書是個生態系統。

Design, printing, and text are essential elements to the photobook. But what matters most is editing.

設計、印刷和文字都是攝影書的重要元素,但最重要的會是編輯。

A photobook should have no more photographs than the photographer’s age.

一本攝影書不應該有超過攝影師年齡的照片在裡面。(他自己有違反)

Whether you keep Goldfish or Vampire Tetr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making sure your fish can breathe.

不論你養的是觀賞用金魚還是巨型吸血魚,最重要的是讓你的魚能夠呼吸。

這些建議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啟示,因為我的計畫主題是死亡和衰老,一不小心,就會讓書變得過度沉重而無法呼吸。編排攝影書時,我也一直回想這篇文字。

計畫的過程中,有些年輕神父會問我為何要做這本書,也有人提出挑戰,問我為何不用數位化發表、為何一定要做這本書?我後來想想,便問這位神父:你能想像自己閱讀《聖經》都是online讀嗎?我認為,觸摸與擁有這些身體與物的關係也賦予物品特殊的意義。

小結

《西門時刻》反映了月亮在牡羊座的我想要接觸不同人的冒險性格。而《A Time to Scatter Stones》則反映我對死亡和蛻變的恐懼和壓力。兩者都討論跨界的渴望。每個人做創作的理由不同,有人可能試圖解決社會問題或種種原因,但對我而言是平衡自身的一種方式。我想我會繼續做,但我會去做一些我不上手的事,這種「不夠會」也是一種可以發掘自我的寶藏。

阿定:

謝謝瑛智鉅細彌遺的介紹,我想這是關於如何做一本攝影書很好的參照和分享。在台灣,編輯影像製作攝影書似乎是件很神秘的事,但瑛智的追根究底、實事求是的過程非常動人,而她開誠佈公地分享從思考攝影計畫到製作攝影書的每個細節與階段,對於攝影書的製作想必是很有幫助的。

莊瑛智:

如果大家想做書,即便照著我的流程走一次,結果也絕對不同,這在台灣製作攝影書似乎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也是各種性格、能力與協作者默契下集大成的產物。但這樣沒有專業流程化的過程會讓我覺得事情似乎不應該是這樣的。

 

|Q&A:Part II|

觀眾:

聽完講座,我終於知道為何看到老師的作品會讓我感動,在老師身上我看見了與自己相似的影子。我主要是做科學研究,創作像是研究之於的抒發。老師提到誠實面對自己這件事,讓我非常觸動。此外是關於攝影倫理的部分,近年我觀察到創作者好像比較以自身角度出發,有時甚至忽略與被攝者間的關係。老師能堅持這種精神讓我很動容,我們看似用影像在書寫他人的故事,實際上攝影的過程也像是在尋找某部分的自己。

我好奇的是,為何老師一開始便決定要以書的方式呈現這次的攝影計畫?而我自己的猜想,會不會是要讓神父觀賞這樣的作品,到展場是相對不容易的,所以才用書籍的方式呈現。而這樣的決定是否在想法和脈絡上會有所不同?另外好奇,老師怎麼決定這個計畫已經完成了?

莊瑛智:

我覺得書最容易被分享,比較沒有場地的限制。對於閱讀者也相對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便可以持續翻閱。但到某個時候之後,我應該就是有些非理性。我就是想要做書。(笑)但我並不排斥做展覽,某些適合在書中呈現的照片,不一定適合上牆展示,反之亦然。這也是所有創作者在計畫進行中會不斷考慮的部分。

關於如何決定計畫已經結束,《西門時刻》是照到我要吐了,我便決定要結束了。《A Time to Scatter Stones》是因為神父一直過世,我心裡的能量可能到了一個極限,便無法再繼續了。

觀眾:

我今天下班很累,但我真的很感謝自己有來,謝謝你的分享。好奇你有沒有考慮找一間出版公司出書,為何要獨自面對這些困難?

莊瑛智:

我可能是訊息來源不夠豐富。但因為《西門時刻》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想說自己應該來做做看。但下一本書我會記取教訓,認真想想該怎麼辦。但我可能有被虐傾向,這件事雖然很辛苦,但對我而言,收穫很多。

觀眾:

請問老師這本攝影集的頁數如何決定?

莊瑛智:

裝訂必須要是8的倍數,並確認照片的編排邏輯,去安排台數。

觀眾:

很精彩的talk,好喜歡那段「神父、你可以想像你的聖經每天都on line讀嗎?」 雖然每一本攝影書大概會有很不同的原則與主題想法,但想請問講者有沒有什麼印完這本,或是在印這本的同時,想到的,下一本一定要改進或是堅持的部分呢?謝謝。

莊瑛智:

有件很小的事情,我這本書居然沒有放「書頭布」,我當初有指定某個顏色的書頭布,但最後印廠沒有放。書頭布除了美觀,還有穩定書籍的功能。這並非必要的,但當我拿到我的書沒有書頭布時,我很震驚。我認為我是一個要求相對低的攝影師,也盯著每個環節,最後卻還是漏了這部分。但我還是很謝謝印廠協助我。

觀眾:

想請問媖智對於這本作品的通路和未來的行銷模式有什麼樣的規畫和想法嗎?

莊瑛智:

阿定好像跟我說過陳敬寶老師印完書就很累了,我真的這麼認為。我沒有想太多後續的事情,但現在在moom bookshop有販售,大家可以在這個管道購買。我也有另外捐贈給一些圖書館。

觀眾:

請問在和神父取得信任時,會和他們聊聖經或特別的故事嗎,例如儀式或驅魔等等,另外題外話不知道可不可問老師是什麼星座?謝謝

莊瑛智:

神父們真的很累,他們也沒什麼力氣講太多話。多數聊的都是他們的人生故事。驅魔的事情比較少,比較是他們人生經驗的分享。我是水瓶座。

觀眾:

對這個主題的小插曲和內心處理的部分感到很好奇⋯⋯老師在完成這本攝影集後還會渴望回去靈修中心找神父嗎(後續聊一聊之類的⋯⋯);另外面對過世的神父,會在心中與祂說話嗎?

莊瑛智:

真的會,有些神父們有給我一些小的讀經卡,即便他們已經去世了,我摸到還是會感到很溫暖。跟我一起靈修的神父已經都離開那裡了,而且回去其實是一種打擾,這也是我從《西門時刻》學習到的,雖然我想要跟他們做朋友、建立深厚關係。但不是每個場合、時刻都適合一直打擾。

觀眾:

謝謝講者,可惜今天沒到現場。真的講得很棒,字句血淚、聽到流手汗 by也是自己做書的人

莊瑛智:

謝謝。

觀眾:

賣攝影書其實需要養粉絲群。攝影師必須要瞭解印刷與輸出知識。

莊瑛智:

是啊,我覺得印刷和輸出的知識,在台灣即使是設計師都缺乏。我的設計師朋友跟我說過,真的想要知道印刷知識的話,應該要去當學徒。或是你要找到適合的中間人協助你。

台灣的印廠大多印大眾刊物,機器往往都調整得失真、過於飽和,要為這本顯得很昏暗的攝影集調色、校正,這也是很困難的。我認為在製作的過程,要跟印廠的師傅保持良好的溝通。

觀眾:

老師,那請問上升是什麼呢?不好意思,好奇你的星盤。

莊瑛智:

上升是摩羯。大家都笑我是非常有計畫地做怪事。

觀眾:

神父的小故事,所說過的話,當初有沒考慮納入書中?

莊瑛智:

本來有,但我在閱讀了越來越多的攝影書後,我發現文字和影像的結合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我擔心做砸掉。我認為我的功力未達,我希望我可以在能夠做好後,才做這件事情。而《西門時刻》就是我沒有什麼預設、放膽去做的一本書。

觀眾:

老師精準、較真且注重細節的個性,面對這個差不多的世界,是否需要經過很多自我調解? 過程中會不會常動怒?但感覺老師天生有種黑色幽默。謝謝您今天精彩的講座。

莊瑛智:

跟所有的攝影師相比,我注重細節的程度真的低多了。我真的不太容易動怒。

謝謝大家今天來!